課程簡介

介紹與基礎

  • Oracle數據庫架構概述
  • 數據庫實例與數據庫的區別
  • 內存與進程架構(SGA, PGA, 後臺進程)
  • 參數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誌、警報日誌和跟蹤文件
  • Oracle多租戶概述(CDB和PDB,SE2範圍)

環境準備與安裝

  • 先決條件與支持的平臺
  • Oracle Database 19c SE2的安裝
  • 初始數據庫的創建(DBCA)
  • 安裝後配置:監聽器、服務、Enterprise Manager Express

管理工具與連接

  • 連接到Oracle數據庫實例
  • SQL*Plus:基本命令與管理
  • 使用Oracle SQL Developer
  •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Express:監控與常見任務
  • Net Services與監聽器配置

實例與數據庫管理

  • 啓動與關閉模式
  • 使用DBCA和SQL創建數據庫
  • 初始化參數與動態性能視圖(V$)
  • 管理警報日誌、跟蹤文件與自動診斷庫
  • 數據字典

連接與命名方法

  • 建立網絡連接
  • 命名方法:簡易連接、本地命名、目錄命名
  • 數據庫服務管理
  • 監聽器代理配置(動態與靜態)

多租戶架構(CDB和PDB)– SE2範圍

  • CDB與PDB概念
  • PDB創建(使用PDB$SEED, OMF, PDB_FILE_NAME_CONVERT參數)
  • PDB管理(模式、參數、主機/端口配置)
  • PDB移除
  • 共享服務器配置(SGA, PGA, 共享服務器模式)

存儲管理

  • 表空間與數據文件
  • 臨時表空間與回滾表空間
  • 段、區、塊與空間管理
  • 文件增長、OMF(Oracle託管文件)與數據文件移動

安全與審計

  • 用戶、角色與權限(最小權限原則)
  • 配置文件、密碼策略與資源限制
  • Oracle SE2中的審計概念
  • 關鍵操作的審計

備份與恢復(RMAN)

  • 備份策略:類型、保留策略與恢復目標
  • RMAN配置與目錄
  • 恢復場景:介質、時間點、常見故障
  • 備份驗證

監控與性能優化

  • 使用執行計劃(EXPLAIN PLAN, AUTOTRACE)
  • 診斷等待事件與常見事件
  • 使用數據字典與動態視圖進行主動監控
  • SE2的調優方法

從Oracle 11g遷移到19c

  • 升級路徑與先決條件
  • 預/自動升級工具
  • 驗證步驟與不兼容性解決
  • 升級後任務與廢棄功能
  • 遷移後測試

課程結束

  • 總體總結
  • 最佳實踐建議

總結與下一步

最低要求

  • 瞭解關係數據庫概念
  • 具備SQL使用經驗
  • 對Windows或Linux等操作系統有基本瞭解

受衆

  • 數據庫管理員
  • 系統管理員
  • 負責管理Oracle環境的IT專業人員
 49 時間:

人數


每位參與者的報價

即將到來的課程

課程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