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第1天 - 瀑布環境下的軟件項目管理

1. 瀑布模型簡介

a. 歷史背景

  1. Winston Royce
  2. 製造業背景

b. 瀑布階段

  1. 需求收集
  2. 設計
  3. 實施
  4. 驗證
  5. 維護

c. 瀑布模型的挑戰

  1. 處理變更
  2. 業務知識與實施之間的距離
  3. 將風險推遲到生命週期的後期
  4. 範圍優先排序

d. 對瀑布模型的反應總結

  1. 接受——瀑布方法,例如SSADM
  2. 應對——V模型
  3. 適應——增量方法
  4. 拒絕——敏捷
  5. 增強——精益

2. V模型應對瀑布交付的策略

a. 早期驗證和確認

  1. 發現問題的成本
  2. 評審和檢查
  3. 靜態分析

b. V模型測試階段

  1. 單元/單元集成
  2. 系統
  3. 系統集成
  4. 驗收

c. V模型的好處

  1. 增加最終用戶在驗證中的參與
  2. 早期風險緩解

3. 使用增量方法適應瀑布模型

a. 增量方法的類型

  1. 預先規劃
  2. 並行,RAD
  3. 演化,RUP

b. 增量交付原則

  1. 產品增量
  2. 原型設計
  3. 時間盒

c. 增量交付的好處

  1. 增加用戶在決策中的參與
  2. 早期投資回報
  3. 應對變更

4. 拒絕瀑布模型,採用敏捷

a. 敏捷要點

  1. 敏捷宣言
  2. 敏捷原則

b. 介紹最流行的敏捷框架——Scrum

  1. 迭代交付
  2. 協作工作
  3. 及時文檔
  4. 適應性規劃

c. 敏捷的好處

  1. 增加用戶在整個過程中的參與
  2. 授權開發團隊
  3. 快速投資回報
  4. 更強的應對變更能力
  5. 減少無效開發

5. 使用看板增強瀑布模型

a. 精益和看板

  1. 精益交付的歷史
  2. 看板的歷史
  3. 減少浪費的原則

b. 看板簡介

  1. 看板板
  2. 管理進行中的工作

c. 看板的好處

  1. 更強的應對變更能力
  2. 快速投資回報
  3. 減少無效開發

第2天 - 敏捷項目管理技術

1. 經驗過程控制

a. 檢查

  1. 演示
  2. 回顧

b. 適應

  1. 適應性規劃
  2. 持續改進

c. 透明度

  1. 利益相關者參與
  2. 合同談判
  3. 及時文檔

2. 需求管理

a. 待辦事項

  1. 產品
  2. 發佈
  3. 迭代

b. 待辦事項項

  1. 用戶故事
  2. 缺陷
  3. 需求規格

c. 風險

  1. 根據風險調整待辦事項
  2. 風險燃盡

3. 估算與控制

a. 時間盒規劃

  1. 發佈規劃
  2. 迭代規劃
  3. 每日溝通

b. 優先排序技術

  1. MoSCow
  2. 基於價值
  3. 其他技術

c. 估算技術

  1. 用戶故事梳理
  2. 計劃撲克

4. 交付管理

a. 迭代交付

  1. 團隊速度
  2. 快速投資回報

b. 信息輻射器

  1. Scrum牆
  2. 燃盡圖

5. 團隊管理

a. 協作式領導

  1. ScrumMaster作爲促進者
  2. 傳統項目經理的角色

b. 最終用戶參與

  1. 單一決策者——產品負責人
  2. 與利益相關者溝通(豬和雞)

c. 授權團隊

  1. 自管理團隊
  2. 團隊中專家的角色
  3. 管理分散的團隊

最低要求

 14 時間:

人數


每位參與者的報價

客戶評論 (5)

即將到來的課程

課程分類